第十六章第八节(1 / 2)
出掌虽慢,但归去来只觉眼前的杜潜龙竟似已不是一个人,而是一座山,每一次出掌,都好似一座山峰向自己平推而来,虽然缓慢,但后劲汹涌,势不可当。
这才是杜潜龙的成名绝学,潜龙掌。这路掌法,全在一个“潜”字,其招不华,其形不诡,看似规规矩矩,有板有眼,容易抵挡,但内中所含的劲力,却如同海底暗流,回环汹涌,随处可至,可凝而击之,亦可分而攻之,威力如此巨大,全凭内力之强。
此等掌法,已非用巧力可以抵御,归去来也变了路数,不再用别家掌法,而是使出自己的独门绝学“胡不归”掌法,每一掌拍出,也是不慌不忙,不急不徐,与对方的潜龙掌正堪匹敌。
归去来的这路掌法,是自己独创,江湖中从未有人得见,因为能迫使他使出这路掌法的,寥寥无几。今日遇见上了内力与掌法的宗师级人物杜潜龙,这才使了出来。掌法既名“胡不归”,不用说是出自五柳先生陶渊明的名篇《归去来辞》,归去来饱读诗书,对于这位五柳先生十分敬仰,因此这套掌法也深得名篇之精髓。
这篇《归去来辞》,主旨是颂扬出世的精神,渴求自由与超脱,因此归去来的这套掌法,每一掌都尽含此意,看似每一招都随兴所至,随意而收,全不依理法,但自有妙处在内,外人皆不解其意。
有时归去来一掌拍出,明明再前进二寸,便可以击实,他却偏偏收了掌,在外人看来,好端端的机会已然错过,但等到下一招使出来时,别人才发觉,此时收掌,实在是最恰当的时机,不然杜潜龙的那一掌,已经打到他的要害了。
二人看似都是以慢打慢,以逸待劳,但还是有区别的,区别就在于脚下步法不同。
杜潜龙几乎从不移动,双足如同牢扎于山缝中的青松,稳而弥坚,归去来却一直都在动,双脚如同醉酒之人一般,忽而东向,忽而西奔,有时洒脱如流水,有时滞涩如瘀泥,令人捉摸不定。真成了“既窈窕以寻壑,亦崎岖而经丘”,不用说掌法,单只这一套步法,便可以独成一家。
顾风尘在一边观阵,心下不住思量,从他心里,此时倒希望四大世家能够获取,如此一来,自己便不用与红莲教对阵,从而免生尴尬。至于四大世家,他虽不讨厌,却也并无好感,因此一旦对阵,尽可出全力争胜,心无顾虑。
此时场中二人已经斗了五六十招,到了这个时候,双方出招越发谨慎,使本来就嫌缓慢的招式更加迟钝,好像二人故意放慢掌速,将招式分解开来在拆招一样。但离得稍近的人都感觉到一股有形的压力扑面而来,那是内劲的压迫,场中不见异样,连地上的草茎都没有伏低断折,而场外有些人的衣服,已开始烈烈发抖。
顾风尘觉得奇怪,初见归去来时,对方施展的怪异功夫,曾使自己无能为力,为何斗到如此惊险的境地,大耗内力之时,他居然不用!难道杜潜龙竟然有办法可以克制归去来的“礼尚往来”功夫?
他想得不错,十数年前,在红莲教未出关之时,归去来便以“礼尚往来”功夫闻名,虽然出手次数极少,但岂能瞒得过四大世家这种劲敌,况且四大世家早有意铲除红莲教,因此对于教中重要人物的武功,都曾仔细研究,归去来的这种功夫虽然出奇,但毕竟不是正道,而是走的旁门,四大世家的首脑人物终于研究出破法,便是以内劲吞吐闪烁而进,加以回环侧击的劲力,总的来讲,便是出招时自身的内力并不集于一点,如此一来,归去来接触到的力道便无法聚集,此时再以强劲的后劲力冲,便可趁归去来化力未尽之时,趁虚而入。之后也不知怎么地,归去来居然听到了这消息,于是便苦了心志,另创神功。至于这“礼尚往来”功夫,虽未丢弃,却也是有了顾忌,只要碰到四大世家的高手,便舍弃不用。
这一节顾风尘虽不知道,但也隐约猜到。
此时场中二人越打越慢,也越挨越近,四条手臂几乎没有回缩的余地,最后两人同时大喝一声,四掌相抵,身形再也不动。
群雄都是明眼人,看到这种情形,知道二人已由比斗招式,换成了比试内力。如此一来,谁也不能取巧,力强者胜,拼的便是多年的修为了。
杜潜龙这些年来一直苦练内力,辽东地方极冷,滴水成冰,他仍旧每夜练功不缀,因此熬炼得身体如铁一般,而归去来虽然身子单薄,却也是江湖中一位不世出的奇人,又在天山苦修多年,内力绵绵,如似无穷无尽。虽不如顾风尘那般越到后来越是发奋皇扬,但也相差不多。因此二人这一交掌,尽都全力施为,丝毫不敢放松。
场下诸人越看越是心惊,有些人头上已经淌下冷汗。
那杜潜龙虽然年过五十,但内力不减,此时鼓起全力,内力如同有形之物,透过掌心向归去来撞去,归去来知道自己的内力胜在绵长,也不攻击,只是守住了经脉,如同海中的巨礁,任他巨浪拍天,岿然不动。
二人对掌约有盏茶功夫,竟是犹不分上下。
顾风尘不觉焦燥起来,心道如此比下去,不知何时才是了局,自己哪有功夫干等,必须要在鬼脸人规定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